選料一水浸一磨漿一漿渣分離一煮沸一凝固一上包一壓干一豆腐
(一) 選料
要除去大豆或豆粕中的雜質.要經過篩選去雜質和泥土石塊。篩選過程要有除鐵裝置,以便除去鐵釘等金屬類物質和防止損壞磨漿機。
(二) 水浸
要注意水溫和浸泡時間,特別是夏秋季節加工豆腐更要注意水溫和浸泡時間,水泥高、浸泡時間長,易發生大豆酸敗,影響豆腐質量。
(三) 磨漿
磨漿要注意額較紉度.磨的越紉出豆腐越多。要保持磨漿機清潔。
(四) 過濾漿渣分離
大量加工豆腐時.一般都采用漿渣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。這種分離機效率高,速度快。加工量小的豆腐坊多采用豆包式搖擺淋漿,要注意清洗和保涪、用后的豆包要有固定存放處,不得隨意亂故。
(五) 煮漿
煮漿是熟化滅苗過程,是破壞抗胰蛋白酶因素的過程,也是破壞絕大部分有害的抗營養因素。煮漿不徹底易引起中毒(豆漿中毒)。煮漿溫度必須在100 c以上,持續5—10分鐘。如果用蒸汽管直接插入漿鍋時要注意蒸汽吹動豆漿出現假沸騰現象。
(六) 凝固
凝固一般也叫點腦,常用凝固剃有鹵水或石膏.近來,有用葡萄糖肋磅的。豆腐出品串高,無金屑污染。但,豆腐口感不如前兩種凝固劑。凝固劑用前要進行化驗、不符合衛生要求不能使用。凝固劑用量要適當,過多時豆腐易老化,豆塊硬板發實,口感不佳。使用少時,豆腐發嫩,豆塊不易成型,硬度和彈性欠佳。此,掌握凝固劑用量是豆腐加工的重要環節之一。要注意盛漿缸或其它容器的清洗保潔。
(七) 上模與壓榨
上模成型是加工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,模板在使用前要徹底清洗消毒,壓榨用具要注意保持清潔,不得污染豆腐。